5月31日,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《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清晰描绘了今后五年广州全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、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“新蓝图”。
根据《规划》,预计到2025年,广州全市户籍人口约1120万人,年均增长率为2.6%;常住人口约2100万人,年均增长率为2.4%;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%。
另外,《规划》还提出将逐步提升外围城区常住人口占比、积极探索试行育儿假制度、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。
在住房保障方面,《规划》强调要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,做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、积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、加大人才安居支持力度、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等;要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,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、轮候和配租机制、完善保障性住房使用和管理制度、严格共有产权住房管理、保障租购同权、强化退出管理制度等
并公示“十四五”时期住房保障重大工程和项目,包括共有产权住房鸦岗保障性住房项目、新造保障性住房项目;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石丰路保障性住房项目;公租房保障嘉禾联边保障性住房项目、原南方钢厂(三期)保障性住房项目、火车南站(东新高速以东)保障性住房项目、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(二期)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规划》在发展主要指标中提出,公共租赁住房累计保障户数2020年完成值已达19.72万户,2025年目标值为21.82万户。
广州市“十四五”时期人口与公共服务发展主要指标:
打造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 引导人口向新区郊区集聚
《规划》也对养老服务和幼儿照护提出了目标。要推动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具备全托、日托、上门服务、对下指导、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(颐康中心),每个村居设置至少1个具备日间照料、上门服务等功能的村居颐康服务站,到2025年,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床位占全市养老床位规划目标的比例达10%以上。
《规划》指出,完善托育服务设施布局,引导市场优先布局托育资源薄弱地区,推动城市更新地区托育机构高标准配置,统筹打造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。同时通过提供场地、减免租金、政策优惠等扶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。
《规划》提出,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完善迁入户政策体系,逐步放宽入户限制,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,在市内不同区域间实施差别化的入户政策,以吸引更多年轻、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到广州郊区新区工作生活,促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。广州还提出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,具体来看,广州将健全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全生命周期生育支持举措,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。完善生育假、生育保险等生育支持政策。
《规划》提出,要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塑造人口空间新格局。具体看来,广州将推动城市副中心承载中心城区功能外溢,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区郊区集聚,增强新城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。坚持产业导入,以功能置换推动旧城区人口减量和结构调整,为老城区注入人口新活力。预计到2025年,中心城区(荔湾区、越秀区、海珠区、天河区)常住人口约675万人,外围城区(白云区、黄埔区、番禺区、花都区、南沙区、增城区、从化区)常住人口约1425万人。逐步提升外围城区常住人口占比,较2020年增加约1.79个百分点。
--THE END--
--THE END--
本刊法律顾问: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、陈慧霞
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/本刊发表文字、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/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,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。